內容來自sina新聞

樓繼偉批反腐造成經濟失去活力說:還要解除管制

  樓繼偉的底氣從何而來?

  反腐造成中國經濟增長減慢是偽命題。

  講這個話的人叫樓繼偉。

  樓繼偉是中國的財政部長,講話的場合是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會的記者會,他同時還表示,腐敗常和政府過多管制結合在一起,解除管制減少腐敗機會,使得市場發揮更好作用,對經濟增長有好處。

  樓繼偉的講話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一針見血,擲地有聲,像個男人。

  這番話有極強的針對性,記者能問出這車子貸款利率樣的問題需要勇氣,部長能直面這樣的問題需要魄力。

  事實上,的確有那麼一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在市場流傳,反腐已經讓地方官員無所適從,反腐已經讓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腐已經並還將讓中國經濟的增速持續下降。一句話,反腐已經讓中國經濟失去瞭活力,已經成為地方政府推諉不作為的借口,甚至反腐有可能讓政府的合法性都成為問題!

  簡台東縣卡債更生直是放屁。

  習近平擔任中共總書記以來一直在強調"八項"規定以整頓黨風,群眾路線教育的分寸把握也是恰如其分的,既沒有人人自危,又起到讓幹部出出汗、紅紅臉的作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再不整頓,社會風氣就接近禮崩樂壞,這一點沒有人會提出異議,即便被批評者也是如此。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王岐山執掌中紀委之後,更是堅定不移貫徹"蒼蠅老虎一起打"的精神,在清整中共門戶方面不遺餘力。"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中紀委幾乎每周都有大案通報,已經形成"每周一哥"的社會心理期待。石油系、四川系、山西系等系列窩案的查處震驚中外,而徐才厚軍中貪腐的查處更是鐵腕無比,從省部級,到政治局委員到更高的副國級,甚至更高級,反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大勢。開弓沒有回頭箭,反腐風暴不進入到制度設計的改革層面是不可能停息的,就如同當年香港反腐反出的廉政公署以及以此為代表的清明政治制度建設帶來的市場環境,民心社風的巨大改變。這是一種進步,這是一種進化,這是一種文明,也是國傢治理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樓繼偉的說法好就好在不僅有膽,更在有識,腐敗常和政府過多的管制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說政府權力過大是禍根所在。如果沒有審批權,地方幹什麼要跑部前進?如果沒有轉移支付,地方幹什麼又要感情投資?如果沒有行政壟斷,地方上又如何官商勾結中飽私囊?政府權力過大的壞處在於無事生非,更在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但不能減少社會管理成本,反面增加瞭社會運行的管理成本。用馮侖的話來講,有形的手就閑不住,一天到晚到企業的懷裡亂抓亂摸,更不用說把權力關進"鐵籠子"瞭,權力最終反客為主變成權利,完成權錢的交換,被查處的貪官污吏,無一例外的罪狀就是利用職權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我們現在對李克強上任總理之後的所作所為有瞭更深的認識,國務院幾乎每一次常務會都在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權力,或取消或下放。表面上看,這和反腐沒有關系,但是實際上是從根上鏟除權力腐敗的土壤,就是一種自我約束、自我革命、自我再造的過程,社會的公平、正義、平等、自由不就在這個政府的變革中體現出來的嗎?會不會有阻力?沒有阻力就怪瞭,政令出不瞭"中南海"早已有之,但是李克強拍桌子怒斥還前所未有,反腐和不反根本就是兩碼事,如果不貪不腐就不作為,這樣的官員又有何用?早期有"腐敗是改革潤滑劑"的說法,在觀念轉變期,在短缺經濟期尚可理解,但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就是自欺欺人,丟人現眼瞭。

  反腐如果真的造成經濟增長減慢,那麼這個代價該付也得付,更何況,這就是個偽命題,根本不成立,如果成立,香港成不瞭今天的香港,美國成不瞭今天的美國,中國永遠隻是發展中國傢,而變不瞭發達國傢。

新聞來源http://qd.house.sina.com.cn/news/2014-07-12/0836281602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msrub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